千禧年的高考,一场“世纪之战”
2000年,对于那一代的考生来说,高考简直就像是一场“世纪之战”。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普及,信息闭塞得像个小村庄,大家都是靠着老师和课本上的知识在战斗。不像现在,手机一刷,各种学习资料、题库、名师讲解应有尽有。那时候的我们,连个像样的辅导书都得排队去买,还得靠运气才能抢到一本。

复习资料匮乏,全靠“土法炼钢”
说到复习资料,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没有现在的各种APP、在线课程和海量题库,大家只能靠“土法炼钢”。课本、练习册、老师发的试卷,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有时候,一本参考书能被全班同学传阅得破破烂烂,甚至还有人偷偷复印几页带回家。最搞笑的是,那时候的我们还得靠手抄笔记,一页一页地抄下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现在想想,那会儿的手抄笔记简直是个“文物”了。
考场上的紧张与期待
到了考试那天,整个考场都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大家都穿着整齐的校服,手里紧紧攥着准考证和笔袋,仿佛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监考老师一个个严肃得像法官一样,考场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考试开始后,大家都埋头苦写,生怕浪费一分一秒。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现在的各种高科技作弊手段,全靠自己的真本事。考完试后,大家都是一脸疲惫但又充满期待的样子,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
上一篇: 儿子拿到奖学金发朋友圈
下一篇: 优秀学生属于什么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