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产业的巨大包袱
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在汽车制造业上可谓是老大哥级别的。日本的丰田、本田,德国的奔驰、宝马,这些品牌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但正是因为这些老牌车企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巨大的份额,他们反而成了电动车推广的“绊脚石”。你想啊,这些车企每年卖出去那么多传统燃油车,突然说要转型搞电动车,那之前投入的研发、生产线、供应链岂不是都白费了?这就像你家里有一堆古董家具,突然有人说要换成现代简约风,你肯定舍不得啊!

技术路径依赖的“舒适区”
日本和德国在燃油车技术上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等等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优化。这些技术不仅是他们的骄傲,更是他们的“舒适区”。一旦进入这个舒适区,再想跳出来就难了。就像你习惯了用某款手机,突然让你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你肯定会觉得不适应。而且,这些老牌车企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也都是燃油车领域的专家,让他们一下子转行去研究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虽然日本和德国在电动车领域相对保守,但他们并不是完全不搞电动车。事实上,两国政府和企业都在逐步推进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只是相比中国和美国这样大力推动电动车的国家,他们的步伐显得慢了一些。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政策上的压力相对较小。比如在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很多人还是更喜欢轻便的燃油车或者混合动力车;而在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的特点也让很多人对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有所顾虑。再加上欧洲市场对柴油车的需求一直不小,这让德国车企在短期内更倾向于继续发展柴油技术而不是全面转向电动车。
上一篇: 中国第一台电动汽车是哪个品牌
下一篇: 迷你小型车1—2万左右